针对岗位结构性缺员、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瓶颈,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热电厂勇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固有的思维模式,用创新发展来解决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始终处于供需平衡状态。热电厂一方面充分发挥“导师带徒”传帮带作用,精心搭配、优势互补,导师从最基本的日常巡检讲起,在徒弟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技能后,结合操作规程,实地讲解设备运行基本原理,从设备的巡检到每一项实际操作,从安全注意事项到操作要领,通过“手把手”式的实操培训,培养年轻人良好的操作习惯。另一方面,通岗培训增强技能,热电厂在主要生产车间组织开展“轮岗制”培训。不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要对各机组、炉组操作进行学习,要求班员能胜任各操作岗位。此外,对专业技术干部开展专业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检查、验证、追溯的能力。针对管理人员,重点强化落实有感领导,带头实施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带头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多管齐下,全面提高员工的学习效率与工作效率,为装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吴海燕)
(稿件刊发在2018年6月14日《中国石油报》六版)
|